2016年12月13日16點30分,教育學院在暉華樓報告廳舉行智慧之光系列講座,本次講座主題為《我的童詩和我喜愛的童詩》🖥,特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上海辭書出版社《中外童話鑒賞辭典》主編、《新詩鑒賞辭典》特約審稿人戴達老師主講,出席本次講座的有教育學院院長滕薇老師📷、校黨委書記助理淩琦老師、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華芸老師🛰,以及來自教育學院15、16級的學生們。
(戴達老師特寫照片)
講座開始前,滕薇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本次的主講嘉賓戴達老師👩🏼🦳。戴達老師就職於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新聞傳播系🏊🏿♀️,曾任系主任助理、文學教研室主任🥷、副教授。著有詩集、詩論🅿️、童話集多部。童話🤼、兒童小說曾4次獲冰心兒童文學圖書新作獎大獎、新作獎👨🏽🏭、《兒童文學》佳作獎、上海《少年日報》佳作獎等多種文學獎項☁️🧎🏻♂️➡️。童話作品入選《中國新文學大系》,在港、臺出版🙎🏽,並被譯成英文介紹到國外🏊🏻♂️👩🏼🚒。
(滕薇院長進行介紹)
戴達老師用如“太陽公公”般溫暖親切的問候開啟本次講座🫃,戴老師首先用自己處女作《老師》表達了自己對同學們的祝願。隨後,用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兼畫家李歐·李奧尼的《田鼠阿佛》為同學們生動而巧妙地引出了田鼠們度過寒冬的法寶——“詩歌”這一精神食糧☦️😒。戴達老師講到,詩歌是文學作品中的文學🫴🏿,文學作品中的皇冠,那麽童詩也應該是兒童文學中的文學,兒童文學中的皇冠⌚️。然後💁♂️,戴達老師為我們朗誦了兩首兒童創作的小詩🏌️,由此引出我們應引導幼兒讀童詩,鼓勵幼兒寫童詩,用幼兒的想象力抵抗成人世界的復雜。接著,戴達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童詩八字創作口訣🚄🚿:“淺語”、“童味”、“想象”、“意境”四個方面,每一個方面,戴達老師都為同學們準備了諸多童詩進行詳細講解。最後,戴達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一位集詩人🔎、插畫家👔、劇作家🤾🏻♂️、作曲家👨🏽🏭、鄉村歌手於一身的天才童詩創作者謝爾·希爾弗斯坦。他的童詩可以用六個字概括🎞:幽默🕢、怪誕🌏、深刻🌵,戴老師以《作業機》、《在黑暗中》、《斑馬的問題》等作品為同學進行分析。戴達老師幽默的話語也讓整個會場充滿了笑聲👩🏿🎨,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🏃🏻♀️🪖。
(學生認真聽講座)
講座最後,滕薇院長向戴達老師表示了感謝,並表示希望同學們都能有自己的理解,去探尋童詩世界的奧秘。通過本次講座,讓同學們了解到童詩的世界🤟🏿,領略童詩的魅力,感受童詩的奇妙🔯,也對童詩有了一定的認知。
(講座現場全景照片)